Zh/Left 4 Dictionary: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
No edit summary |
No edit summary |
||
Line 3: | Line 3: | ||
== 一些官方术语 == | == 一些官方术语 == | ||
===肉搏战(Close Quarters)=== | ===肉搏战(Close Quarters)=== | ||
[[Image:L4d2 close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close01.jpg|thumb|right|''近战武器在求生之路2中的使用让肉搏战变得更常见了'']] | ||
“肉搏战”区域指的是生还者必须近距离与感染者作战的一系列小区域。通常在这些区域,感染者可以不受攻击地接近到距离生还者只有50英尺的位置。例如,在战役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中,起始的公寓楼就是一个肉搏战区域。感染者可以轻易地近距离出现,而生还者并没有太多位置来掩护自己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Narrow Flow=== | ===狭窄地形(Narrow Flow)=== | ||
[[Image:L4d2 narrow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narrow01.jpg|thumb|right|''“黑色狂欢节(Dark Carnival)”中的“爱情隧道(Tunnel of Love)”场景就是典型的狭窄地形'']] | ||
Flow | “流程(Flow)”是没有任何迂回或是死胡同的主要路径。而“狭窄地形”指的是,生还者只能通过注意前方、后方来相互掩护的区域,例如走廊或者小巷。如果生还者队伍中有3、4个人存活,一个人负责照顾前方,一个人负责掩护后方,中间的一两个人则相对比较安全。这片区域适合进行治疗与重装弹药。当然咯,Charger的加入给狭窄地形增加了些许危险性。 | 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Wide Flow=== | ===开阔地形(Wide Flow)=== | ||
[[Image:L4d2 wide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wide01.jpg|thumb|right|''警报车的加入,让求生之路2“教区(Parish)”战役中的街道变得更加危险了'']] | ||
“开阔地形”同样也是出现在主要路径上的区域;但由于地形的开阔,生还者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,仅仅掩护前后位置不足以保护自己。生还者队伍可以选择紧贴着开阔地形的一侧前进,这样至少有一个方向是安全的。大多数的街区和道路都可以视为开阔地形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Capillaries=== | ===毛细血管(Capillaries)=== | ||
[[Image:L4d2 capillary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capillary01.jpg|thumb|right|''第一关“死亡中心”中,主要通道两侧的一些旅馆房间可以视为毛细血管区域。在尸潮到来时躲进毛细血管区域防守是个不错的策略'']] | ||
“毛细血管”区域指的是那些主要路径两侧的死胡同或是封闭房间。在求生之路中这样的区域有无数种用途,例如作为生成感染者的位置,用于获取物资,在尸潮到来时为生还者提供安全的防守区域,安全的治疗位置,或者用于躲避特感攻击,等等。在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中,走廊两侧的医院病房就是毛细血管区域最好的例子。当然它们也可以被做成救援房间(rescue closet)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Masking=== | ===密林(Masking)=== | ||
[[Image:L4d2 masking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masking01.jpg|thumb|right|''战役“暴风骤雨(Hard Rain)”中的甘蔗田恐怕是求生之路2中最恐怖的区域之一,尤其是在写实模式!'']] | ||
“密林”指的是地图中那些可以穿过、射击,但视线会被挡住的区域。茂密的植被,比如树林和灌木丛可以视为密林。这些区域让感染者能近距离出生在生还者队伍附近,而不容易被发现和击杀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Sanitizing=== | ===消毒间(Sanitizing)=== | ||
[[Image:L4d2 sanitizing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sanitizing01.jpg|thumb|right|''战役“教区(Parish)”第二关中的CEDA拖车就是一个消毒间,让玩家准备好一路冲进公交车站建筑'']] | ||
当你作为感染者进行游戏时,如果发现生还者进入了一个你几乎无法攻击他们的区域,那么这片区域就是所谓的“消毒间”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Tube=== | ===管道(Tube)=== | ||
[[Image:L4d tube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 tube01.jpg|thumb|right|''在生还者队伍通过地铁车厢区域时,他们可以选择分头从车厢内部、外部进行探索'']] | ||
求生之路中有大量这样的场景:主要路径出现了分支,生还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。而“管道”就是创建分支路径的十分好用的手段。在向前推进时,你可以选择绕行,或是穿过管道区域。举个例子,在战役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的地铁隧道中,就有几截打开的地铁车厢,可以选择从中穿过或是绕过。从管道中穿过对于生还者队伍来说,通常较为安全一些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King of the Hill=== | ===山丘之王(King of the Hill)=== | ||
[[Image:L4d2 king02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king02.jpg|thumb|right|''战役“暴风骤雨(Hard Rain)”末尾返回汽船前的屋顶区域,能让生还者避开尸潮,并为他们提供地形优势'']] | ||
看了求生之路玩家们的游戏过程,我们了解到,生还者队伍最喜欢的游戏时刻就是占据高地并痛击感染者。“山丘之王”区域让生还者和感染者都有机会占据制高点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Fish in a Barrel=== | ===网中之鱼(Fish in a Barrel)=== | ||
[[Image:L4d fish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 fish01.jpg|thumb|right|''战役“死亡丧钟(Death Toll)”第四关的开头就是一个网中之鱼区域,你可以在出发之前先清空前方的区域 | ||
'']] | |||
“网中之鱼”是“山丘之王”的生还者版本。感染者无法爬上生还者的位置,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也意味着,生还者离开后也无法再次回到那里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One-Way=== | ===单向通行(One-Way)=== | ||
[[Image:L4d2 oneway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oneway01.jpg|thumb|right|''整个生还者队伍应该集结在战役“黑色狂欢节(Dark Carnival)”的汽车旅馆背面,以便同时降落到崖壁之下'']] | ||
当生还者掉入深坑,或是跳下阳台,并没法爬回原先的地方,这就叫“单向通行”。在对抗模式中一个关键点就是,感染者控制了最后一名还没跳下去的生还者,此时下方的其余生还者就难以营救他了。单向通行还可以让地图作者将生还者限制在终章区域,或是一小关的结尾区域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Return=== | ===返回(Return)=== | ||
[[Image:L4d2 return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2 return01.jpg|thumb|right|''一个优秀的Smoker可以将生还者拖离道路,分割生还者队伍'']] | ||
“返回”指的是当玩家坠落时,会掉回之前经过的位置。它就像棋盘游戏“梯子与蛇”中的蛇。Smoker可以等待合适的时机,将一名生还者拉下桥梁、屋顶,给他们整个队伍造成麻烦。 | |||
{{clr}} | {{clr}} | ||
===Holdout=== | ===掩体(Holdout)=== | ||
[[Image:L4d holdout01.jpg|thumb|right|'' | [[Image:L4d holdout01.jpg|thumb|right|''地铁发电机房的掩体空间里准备了药包与机枪'']] | ||
A Holdout is a defensible position for the survivors in a finale or mini-finale. Sometimes, the Holdout is made more prominent by survivor tools such as propane tanks, gas cans, grenades, and the minigun. | A Holdout is a defensible position for the survivors in a finale or mini-finale. Sometimes, the Holdout is made more prominent by survivor tools such as propane tanks, gas cans, grenades, and the minigun. | ||
{{clr}} | {{clr}} |
Revision as of 03:01, 9 May 2018
一些官方术语
肉搏战(Close Quarters)
“肉搏战”区域指的是生还者必须近距离与感染者作战的一系列小区域。通常在这些区域,感染者可以不受攻击地接近到距离生还者只有50英尺的位置。例如,在战役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中,起始的公寓楼就是一个肉搏战区域。感染者可以轻易地近距离出现,而生还者并没有太多位置来掩护自己。
狭窄地形(Narrow Flow)
“流程(Flow)”是没有任何迂回或是死胡同的主要路径。而“狭窄地形”指的是,生还者只能通过注意前方、后方来相互掩护的区域,例如走廊或者小巷。如果生还者队伍中有3、4个人存活,一个人负责照顾前方,一个人负责掩护后方,中间的一两个人则相对比较安全。这片区域适合进行治疗与重装弹药。当然咯,Charger的加入给狭窄地形增加了些许危险性。
开阔地形(Wide Flow)
“开阔地形”同样也是出现在主要路径上的区域;但由于地形的开阔,生还者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,仅仅掩护前后位置不足以保护自己。生还者队伍可以选择紧贴着开阔地形的一侧前进,这样至少有一个方向是安全的。大多数的街区和道路都可以视为开阔地形。
毛细血管(Capillaries)
“毛细血管”区域指的是那些主要路径两侧的死胡同或是封闭房间。在求生之路中这样的区域有无数种用途,例如作为生成感染者的位置,用于获取物资,在尸潮到来时为生还者提供安全的防守区域,安全的治疗位置,或者用于躲避特感攻击,等等。在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中,走廊两侧的医院病房就是毛细血管区域最好的例子。当然它们也可以被做成救援房间(rescue closet)。
密林(Masking)
“密林”指的是地图中那些可以穿过、射击,但视线会被挡住的区域。茂密的植被,比如树林和灌木丛可以视为密林。这些区域让感染者能近距离出生在生还者队伍附近,而不容易被发现和击杀。
消毒间(Sanitizing)
当你作为感染者进行游戏时,如果发现生还者进入了一个你几乎无法攻击他们的区域,那么这片区域就是所谓的“消毒间”
管道(Tube)
求生之路中有大量这样的场景:主要路径出现了分支,生还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。而“管道”就是创建分支路径的十分好用的手段。在向前推进时,你可以选择绕行,或是穿过管道区域。举个例子,在战役“毫不留情(No Mercy)”的地铁隧道中,就有几截打开的地铁车厢,可以选择从中穿过或是绕过。从管道中穿过对于生还者队伍来说,通常较为安全一些。
山丘之王(King of the Hill)
看了求生之路玩家们的游戏过程,我们了解到,生还者队伍最喜欢的游戏时刻就是占据高地并痛击感染者。“山丘之王”区域让生还者和感染者都有机会占据制高点。
网中之鱼(Fish in a Barrel)
“网中之鱼”是“山丘之王”的生还者版本。感染者无法爬上生还者的位置,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也意味着,生还者离开后也无法再次回到那里。
单向通行(One-Way)
当生还者掉入深坑,或是跳下阳台,并没法爬回原先的地方,这就叫“单向通行”。在对抗模式中一个关键点就是,感染者控制了最后一名还没跳下去的生还者,此时下方的其余生还者就难以营救他了。单向通行还可以让地图作者将生还者限制在终章区域,或是一小关的结尾区域。
返回(Return)
“返回”指的是当玩家坠落时,会掉回之前经过的位置。它就像棋盘游戏“梯子与蛇”中的蛇。Smoker可以等待合适的时机,将一名生还者拉下桥梁、屋顶,给他们整个队伍造成麻烦。
掩体(Holdout)
A Holdout is a defensible position for the survivors in a finale or mini-finale. Sometimes, the Holdout is made more prominent by survivor tools such as propane tanks, gas cans, grenades, and the minigun.
See also
- Dissection of Official L4D2 Campaigns
- Left 4 Dead Design Theory
- Left 4 Dead Level Creation
- Left 4 Dead 2 Level Creation
External links
- 12 Terms from the Left 4 Dictionary - Original blog post discussing some terms